top of page

衞道齋書會師生書法創作聯展「富麗之美」展現出中華書法文化精神

  • 作家相片: 伊玲 吳
    伊玲 吳
  • 8月21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記者:邱兆衡(台北報導)


《衛道齋書會黃伯平弟子多書體書法師生創作聯展》一「富麗之美」於即日起至8月25日在文化部中正紀念堂三樓四展廳展出及於日前舉行開幕茶會,應邀出席的貴賓有:大漢書藝協會榮譽理事長陳克謙、九九書畫會創會名譽理事長涂璨琳、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王怡心女士,湖北同鄉會樊楚樵將軍,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榮譽理事長向榕錚將軍,辛亥武昌首義同志會暨黃岡同鄉會理事長周永璋、湖北蘄春同鄉會理事長白蘄民、華航總稽核方若玲,及喜愛藝術的社會各界人士約兩百人參與盛會,擠滿整個展覽會場,場面熱鬧又溫馨。


黃伯平大師於民國四十二年在延平南路創立衛道齋書,以教中國正統書法為志,自成立至今已有七十二年。黃伯平大師1919年生於儒門世家,又受祖父、外祖父、父親三賢庭訓,啟蒙受教,又承慈母諄諄善誘,受家風薰陶深奠根基,潛心研究古今歷史文字演變,雖背井離鄉數十載但從未間斷,創立衛道齋書會之宗旨,乃在創發中國正統書法及五正功夫,以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近數十年來西風東漸,對我民族精神發生極大影響;又前有大陸推行簡體字,後有台灣施行去中國化政策,破壞我國固有文化精神及漢字特質。大師堅信中國正統書法是重建倫理道德、和平自由、民主幸福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正軌;又中國正統書法是為民族爭生存、為祖宗爭光榮、為子孫爭人格、為人類爭幸福、為萬世開太平的基本教育。其耽精竭慮,窮其所學,以正書法、正人心、衛道統、開太平,賦書法藝術之使命,弘揚民族文化為職志,匡正世道人心,挽狂瀾歷數十寒暑。

黃伯平大師繼而創發正統書法五正功夫-身正、筆正、心正、思正、念正。即姿勢要身正、執筆要筆正、用筆要心正、結體要思正、布局要念正,其由內而外,由外而內之修身養性,是保養人生完美健康之基石。衛道齋書會教授中國正統書法,除了書法的意境外,希望學子能了解中國書法一脈相承的道理而徜徉於中國文字翰海的奧妙中,更進而藉由五正功夫的奠基塑造身心完美的健康。


大師精通正統書法古今十四體,包括象形、甲骨、金文、大篆、小篆、古隸、今隸、真書、行書、草書、真行、行草、狂草與天發神讖碑等,並且善於將諸體融合於一幅作品中,鋪陳中華歷史七千年的壯闊瑰麗與澎湃洶湧,蜚聲國際。


民國一零四年二月,黃伯平大師以九七之嵩壽返歸道山,終其一生,深究正統書法之宏旨,以發揚中華為職志。在黃興中老師和方玉霞老師的傳承帶領下,諸弟子秉承師訓以持續精進書法之精神繼往開來。此次參展者黃小瑜、洪素惠、葉麗香、李青娥、鄭熙聰、劉佑志、劉芸亘、倪菊芬、高士杰、龐小萍在黃興中、方玉霞兩位老師帶領下,籌備書法聯展。展出內容融合易、儒、道、釋之思想及詩詞、箴言。


黃伯平大師「天下無不可為之事,只怕立志不堅。」,「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將各書體鋪陳於一幅作品中,直如行雲流水,筆力蒼勁,正是一篇中華民族文化一脈相承六千多年的主流演變的活的歷史!而孔子嘉言,言簡意賅,雖然老生常談,卻亙古常新;黃興中老師「有志何妨遭物忌,檢身原不惜人言。」提示突破生活困境的妙方;方玉霞老師的「西銘」呈現聖賢民胞物與、社會關懷的胸襟。黃小瑜隸書的「禮運大同篇」的境界,正是當今這個世道,人人翹首以盼的;洪素惠篆書老子嘉言「見素抱樸」,讓觀者感慨智者之思,是我們為人處世的智慧法則;葉麗香小篆「吉祥經」,閎文開闊,字字珠璣;李青娥「滿江紅」訴說勇者的情懷;鄭熙聰「太極篇」見證五正書法的養生;劉佑志「前賢嘉言」寓含承先啟後;劉芸亘「清平調」的題畫爽心怡悅;倪菊芬的「清靜經」警悟眾生,高士杰「忍誠」,當今的社會正須要找回這種精神;龐小萍「見性」提醒人性的返璞歸真。每位創作者的書法,豐富作品的生命與靈動,引領觀賞者心緒。


參展者在各書體鑽研上皆各有所長,藉著歷代書體,以獨體或合體鋪陳,呈現各書體內蘊及個人的特質,或甲骨文的瘦挺有力、秀麗晶瑩;或金文的純靜謹飭、雍容厚重;或籀文嚴謹大度,氣勢莊重;或小篆筋骨內聚,圓潤婉通;或隸書醇厚樸茂、沉實俊偉;或真書的間架方正,恬淡清健;或行書的趨便適時,氣韻嫻雅;或草書牽引相接、筆斷意連。透過書法文字,尚友古人,存心養性。參展者譜出靜謐溫潤、澄練富麗的心靈饗宴,藝術的「視覺性」、「閱讀性」值得社會各界人士細細品味。

ree

圖說:「衞道齋書會師生書法創作聯展」活動會上,方玉霞老師(右6)與傑出的參展學生:

左起高士杰、劉佑志、鄭熙聰、洪素惠、方玉霞、黃小瑜、葉麗香、李青娥、和服務學生倪菊芬,合影留念。

 
 
 

留言


© 2020 by The peoples-daily. Proudly created

  • Facebook的 - 白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