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何蔚萍| 朝綱設計的紙上江山

文/何蔚萍

王朝綱的設計,看一眼,就會被吸引。一定要再看一眼。再看,便不能忘。許多年,很久很久之後,那個畫面,依然在腦海間盤旋遊弋。像山間薄霧。一場雨,一陣風,一個太陽的朗照,便將其喚醒,浩浩蕩蕩,集結而至。一路橫掃,所向披靡。看多了,便會想,為什麼呢?

“左鄰右舍”標識對中國傳統文化詮釋,遠親不如近鄰。王朝綱對“左鄰右舍”4個方塊字進行細部處理,柔化美化。所有拐角處都變成了柔和的流線型。是親切交流,是友好包容,是人情往來,是互通有無。用畫面、線條與文字來凸現親如一家。鮮活的體現左鄰右舍的核心文化,“家是小小國,國是千萬家”。

在“左鄰右舍”間,有個小小的圓點。那麼小的一個圓,在普通人看來可能不過是個裝飾。是可有可無的。但在王朝綱的設計裡,這是絕不可少的。只有加上這個圓點,才是完整的設計方案。他不是簡單的一個點。而是在點外又加了一個圓。

小小圓點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圓通包容,和睦相處;是左鄰右舍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和而不同;是老人口中的,遠水不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

這個小小的圓點裡,蘊含著大大的文化認同。

正是在最初的設計中,就浸潤了濃濃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理念,小小的“左鄰右舍”很快獲得老百姓的認可,從最早一家小小的“萬家樂超市”現在發展到有4000多家,包含物流,為老百姓提供家門口便利的連鎖經營門店。年營業額超過10個億。

董事長祝軍還記得在2003年的那個冬夜。他發現自己之前開的“萬家樂超市”已經被別人註冊了。他得重新找一個名字注冊商標。找一個什麼樣的名字才能有他們所想要的未來呢?在那個寒冷的冬夜,在從浙江大學到黃龍飯店的那條林蔭路上,他和王朝綱幾個朋友們他們不斷的想啊,吵啊,爭論啊,一定要找到他們認為最好的名字。他們在搜尋,在讀過的書裡,在字典裡,辭海裡,在所經歷的人與事的海洋裡翻找,搜尋。當“左鄰右舍”這4個字跳出來時,他們一下豁然開朗,異口同聲:就是它了。且不管天冷夜深,他們找到一個小酒店,舉杯慶賀,“左鄰右舍”這名字的誕生。


文中主人公王朝綱之一

祝軍,這個從廿八都古鎮裡走出來的小夥子,書雖然讀的不是很多。但成長在廿八都這個中國獨一無二的商邦古鎮裡,經商的意識,從小耳濡目染,已深深地融化在他的血液裡。廿八都古鎮位於三省交界處,是仙霞古道上一顆燦爛的明珠。這個小小的古鎮,有142個姓氏,13種方言,它的建築風格之多樣,有浙式的,徽式的,閩式的,贛式的,歐洲的,融多種建築風格於一體,被稱為天然民俗博覽館,文化飛地。這個有多元文化彙聚的地方,有極為豐富的風俗民情,有船燈,木偶,山歌,高蹺,魚燈,旱船,剪紙等等,在這個地方一般的孩子都會說4種方言,平常大家各講自己的方言,而當他們遇到一起的時候,大家就會講一種共同的話叫廿八都官話。這個小小的山區古鎮,建有兩個文昌閣。其中大文昌閣裡保留了400多幅彩色壁畫,美輪美奐。其內容大多是教人讀書,勸人上進。在100多年前,就已經為保護女嬰,防止棄嬰建立了保嬰局。來到這個古鎮,你會覺得步入一個世外桃源。一棟棟精美絕倫的房子,戶戶相通,室室相連。下雨天,不用打傘,從古鎮這頭一直走到那一頭,可以雨不濕衣。千百年來,天南地北的人在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安無事,和諧共處。當年浙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汪浙成先生來到這裡,曾經寫下了一篇文章,題目叫“廿八都,一個遺落在大山裡的夢”。今天這個古鎮已成為中國家5A級景區,國家級歷史保護街區。

祝軍的家就住在文昌閣的邊上。從小浸泡在這樣一種氛圍裡,會覺得“左鄰右舍”,親如一家的形象設計,和廿八都古鎮的氣質之契合,絕無再更改的理由了!

今年,正好是“左鄰右舍”商標成型使用20周年。

為常山城市設計的城市標識也頗值得一說。常山是個山區縣城。經濟在浙江來看不算發達。旅遊資源也不豐厚。王朝綱剛剛拿出設計方案的時候,大家覺得還是比較普通。但當他把標識進行瞭解讀。才發現裡面大有乾坤。常山的“常”,上面是一個山,下面是一個人民幣的幣。咋一看是一個常山的常字,上面“山”字部分由青轉綠,下面“幣”字部分由綠轉黃,山與幣之間是水的形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寓意,通過畫面顏色來解讀,有一種妙不可言的效果!但還不夠。畫面中有一個很容易被忽略掉的內容。是“山”字的右上右上角有一個黃色的圓點,好像是多出來的。只是為了好看,為了從顏色、構圖上進行呼應嗎?其實不儘然。這個金黃色的圓點,是太陽!代表的是天時!它和下面的青山、綠水、金錢,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天時、地利、人和成一個完整的表達。只有遇上好的時代,只有遇上英明的領導。只有當天時、地利、人和一起具備了。綠水青山才可能轉化成為金山銀山!這其實是為常山這個旅遊資源相對匱乏的縣城,設計了一個宏大的戰略方向,就是如何把綠水青山的資源轉化為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2009年,浙江省浙商文化促進會成立。王朝綱應邀為浙商文化促進會設計標識。

把“商”字的上面部分變成白色的“文”。中國傳統文化中文人地位高,高在道德文章,高在精神風骨。“士農工商”概念是由春秋著名政治家管仲提出,後演化成了等級。“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但在市場經濟的大潮風起雲湧的今天,文化如何與商業結合?“商”的下面部分是黃銅色。也是金子的顏色。而文化是靈魂,是這個“商”字的最重要的頭部。商業是基礎。二者相互支撐,相得益彰。重要的是這個變體的“商”字用中國文化的印來表達。中國文化中印信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東西,一諾千金。體現了,《論語・為政篇》:“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人若不講信用,不懂誠實的道理,真不知這種人還能做什麼有意義的事?一個商人最重要的是誠信。仁義禮智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中國文化人的精神支柱,也是浙商的立身之本。

浙商文化促進會這個鮮明獨特的標識,就這樣“印”進浙商的心裡。一大批文化浙商彙聚到一起,推動了早年浙江文化產業的潮起潮落,波瀾壯闊。

浙商,為什麼會成為浙商?

這裡就要說到一個歷史事件——孔家南遷。說到北宋與南宋的交界,西元1128年孔家隨趙構皇帝南遷,因此地文風較盛而落戶衢州。怎麼理解文風較盛?北宋整個浙江第1個狀元是江山人柴成務,第2個狀元是開化人程宿。這小小的衢州出了北宋第1個和第2個狀元。萬世師表的孔家就像好老師遇到了好學生。一時分外親切。於是在衢州落戶。史稱“東南闕裡”。落難的孔家以衢州為中心開始在江南傳播儒學,與浙江的務實傳統相結合,產生了金華呂祖謙的經世致用,永康陳亮的實學,溫州永嘉學派等思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溫州葉適的“農商共舉,義利並重”的思想,近900年來對整個浙江及浙江周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大量讀書人進入商界,把儒家文化帶入商界,因為都是以儒家文化為共同的行為準則,商幫由此形成。

如果我們把中國十大商幫在地圖上標出來,會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十大商幫中有七大商幫,圍繞衢州形成一個橢圓形。集中分佈在海上絲綢之路這一重要節點上。

一個方寸之間的浙商文化促進會標識,裡面蘊含的卻是濃縮了浙商這個群體何以脫穎而出的歷史軌跡。是千年以來,是整一部浙江商業文明史形成的脈絡和高光時刻。

恰好清晰解讀了昨天的文化是今天的經濟,今天的文化是明天的經濟。文化成為1,000萬浙商雄起的最合理注解。

設計作品之二

王朝綱所有的設計當中,影響力最廣泛的當屬為衢州的城市設計的標識南孔聖地,衢州有禮。他將中國古人拱手禮開合瞬間的手勢做了藝術化的處理,融進了天人合一的理念。我們會想起古人說,天不生仲尼,則萬古如長夜。因為有儒家文化的千年滋養,中國作為禮儀之邦,成為世界文明的座標。

這拱手的開合間,剛好是一張衢州地圖的形狀。孔家南遷,儒家文化照耀滋潤衢州這方土地,又以此擴展到整個浙江和浙江周邊的省市地區。才有各大商幫在以衢州為中心,在這一塊小小的地方集中出現。我們看到了文化的力量。也看到了“以文化人”的力量。

江郎山怪峰奇絕,為浙江省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2002年,江郎山成為國家級風景區。當時通過《人民日報》向全國徵集旅遊標識和廣告詞。那時我任江山市分管文化旅遊的副市長,參與過江山旅遊標識評選,在1萬多件參賽的設計中。王朝綱的作品征服了所有評審專家,“我至今都認為,這是中國最好的城市標識。”

江山“江”字的三點水是須江,其實也是綿延的仙霞古道。千年古道,錦繡江山。江山是錢塘江源頭之一。錢塘江百折千回,一路奔湧入海。曲折如”之”,古稱之江。

“江”與“山”如此妥帖,如此和諧,融為一體。說不出的清秀俊美,風格清奇。那種美,有當胸一擊,驚心動魄之力。引發人對江山旅遊產生無限遐思與聯想。

感謝上天賜我山川毓秀,地靈人傑;感謝古往聖賢,賜我江山芳名,稀奇可居。

文中主人公王朝綱之二

然江山何以江山?我們打開中國地圖,江山地處東南沿海,八閩咽喉,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從經濟上講,它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江山的清湖碼頭,是錢塘江的最後一個碼頭。在這個有17個埠頭的繁華碼頭上,船筏上千,挑夫10萬。浙人舍舟登陸,閩人舍陸登舟。一頭它是錢塘江之源。連著京杭大運河。千帆競發下錢塘,一頭穿過崇山峻嶺,東南鎖鑰,進入福建,由閩江而達泉州。萬宗貨物入東南。由泉州這萬商之城,絲綢之路的出海口,數百上年以來,無數的出口貨物就是通過京杭大運河經過錢塘江,而由這條仙霞古道,海上絲綢之路上唯一的陸上交通段,通往波瀾壯闊的海洋。

當看過王朝綱的設計,你就會覺得,你有什麼樣的想法,都得找他聊,只有他才能最準確的表達你心底裡那種特別想表達的意願。和王朝綱合作過設計的,就再也不想找別人合作。就好像中了他的魔,卻找不到解藥。

但王朝綱並不是那種輕易接單子的設計師。他接項目是有標準的。太便宜的單子不接。趕時間的單子不接。他認為,一個好的創意,絕不是憑運氣,憑投機取巧,而是要花時間,花精力,耗費心血去慢慢的磨。要經歷“夢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境遇,才有可能偶得一個好作品。他常常會很生氣的說,你要趕時間,你就別找我。這種不懂得價值的人,不要跟我談。這時候,中國知識份子的倔與耿,那種清高與孤傲,一下子暴露無遺。

這個謎底,其實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是深深的被中國的傳統文化的家國情懷所浸泡而不知。

我們只是固執的等待一個人,把我們這所有厚積千年的期待,那與眾不同的,我們自己所獨有的,想要表達的那一點,通過一個小小的設計集中展示出來。這時候,光有綺麗的色彩,別致的線條,奇特的光影是不夠的,再是繽紛的創意也是不夠的。還是王朝綱自己的表述準確一些,創意是什麼?創意就是于百萬軍中取對方上將首級。需要多大的膽魄,勇氣,胸襟,才華和磨礪的積累。一旦萃取,再別無他求。就是狂飆,勝利歡歌。就是一劍封侯。

王朝綱生於錢塘江源頭的江山。清湖碼頭出發的江山船就從他門口經過。外公是江山著名儒商。他出生於1967年。

其實等到王朝綱出生的時候。因為公路和鐵路的開通,江山的水運已經衰落。著名的浙江第一船幫江山船幫,大多改事他業。原來江山船幫有名的幫主,後來就成了衢州交通局航管處的處長。他的兩個兒子都去參軍,成了人民海軍,娶了兩個媳婦,也都是海軍。大家還會聯想到,江山有名的“3毛一戴”。戴笠,毛人鳳,毛森,毛萬里。出了65個國民黨將軍。除了要從歷史的原因,地理的原因解讀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人文原因。就是這些忠誠,不怕死,吃苦耐勞,團結拼搏的,挑夫、船幫後代,因水運衰落,從謀生的角度,為了養家糊口,改行從軍。

歷史,很大程度上也是當代史。等王朝綱出生,即沒機會入船幫,也從不了軍。只是從小耳濡目染,從親朋好友,長輩那裡聽了一堆關於船幫幫主和挑夫們驚心動魄的故事。加上《三國演義》的化學組合,他也很做了些心懷天下的憧憬。中學時候數理化成績出眾,就老師被引導去考理科。畢業于浙江大學化學系。也在啤酒廠工作了一段時間。但心底總有什麼在萌動。吸引著他要突破繭而出,去更高更遠的地方迎風起舞。終於離開了啤酒廠,離開了江山到了杭州。那種萌動到底是什麼呢?直到今天他才略約明白。那種萌動就是中國知識份子的情愫。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深深的熱愛和癡迷。那種舍我其誰的船幫幫主們的膽魄與家國情懷。

這才是王朝綱的設計讓人難忘的原因。方寸之間,吞吐的是浩然博大之氣;點線之中,凝聚著5000年文化深邃厚實的積澱。

這就是王朝綱設計的紙上江山。

设计作品之二

王朝綱所有的設計當中,影響力最廣泛的當屬為衢州的城市設計的標識南孔聖地,衢州有禮。他將中國古人拱手禮開合瞬間的手勢做了藝術化的處理,融進了天人合一的理念。我們會想起古人說,天不生仲尼,則萬古如長夜。因為有儒家文化的千年滋養,中國作為禮儀之邦,成為世界文明的座標。

這拱手的開合間,剛好是一張衢州地圖的形狀。孔家南遷,儒家文化照耀滋潤衢州這方土地,又以此擴展到整個浙江和浙江周邊的省市地區。才有各大商幫在以衢州為中心,在這一塊小小的地方集中出現。我們看到了文化的力量。也看到了“以文化人”的力量。

江郎山怪峰奇絕,為浙江省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2002年,江郎山成為國家級風景區。當時通過《人民日報》向全國徵集旅遊標識和廣告詞。那時我任江山市分管文化旅遊的副市長,參與過江山旅遊標識評選,在1萬多件參賽的設計中。王朝綱的作品征服了所有評審專家,“我至今都認為,這是中國最好的城市標識。”

江山“江”字的三點水是須江,其實也是綿延的仙霞古道。千年古道,錦繡江山。江山是錢塘江源頭之一。錢塘江百折千回,一路奔湧入海。曲折如”之”,古稱之江。

“江”與“山”如此妥帖,如此和諧,融為一體。說不出的清秀俊美,風格清奇。那種美,有當胸一擊,驚心動魄之力。引發人對江山旅遊產生無限遐思與聯想。

感謝上天賜我山川毓秀,地靈人傑;感謝古往聖賢,賜我江山芳名,稀奇可居。

文中主人公王朝纲之二

設計作品之 三

何蔚萍近照

作者簡介:何蔚萍,浙江省作協會員,原浙江省江山市副市長。1982年畢業於浙江師範大學中文系。1986年起發表小說。系列小說《江山風景》曾獲浙江省優秀短篇小說獎。電視劇《江山往事》曾獲省"五個一工程"獎。另有多篇小說被翻譯成英文、法文、日文介紹到國外。小說、散文集《風雪夜歸》99年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對財經、歷史文化有較多關注與研究。寫有《浙江財政改革的人本思想》,《南孔儒學對長三角的影響》,《由經世而為致用--孔家南遷與儒學大轉身》,《驚歎江山》,《源頭詠歎》,《清漾風水》等。後來寫了很多村歌,《大陳,一個充滿書香的地方》、《媽媽的那碗大陳面》、《謎一樣的廿八都》、《讓世界聽到中國幸福鄉村的聲音》等等。2022年一月被江山市委市政府授予“江山市文化大使”稱號。

 
 
 

Comments


© 2020 by The peoples-daily. Proudly created

  • Facebook的 - 白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