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林忠山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
中華泛藍協會理事長
一國兩制是鄧小平於1978年提出的,旨謀便利及促進中國統一。爲因應鄧小平一國兩制之創意。是時,蔣經國總統於1980年提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主張,並在1982年組建一個約1600多人的大同盟,來實體反制「一國兩制」的統戰策略。
準此,兩岸對峙之和統浪潮,隱然若揭。對峙之際,陸方長期來都一秉初衷,倡導一國兩制,來追求中國的和平統一。而臺方於1987年由蔣經國先明確提出「一國良制」,主張中國的統一,應是兩種制度的選擇及和平的競爭,由兩岸人民自行選擇出較好的制度才對,也就是以「一國良制」來具體回應陸方的「一國兩制」。爰此,當時兩岸軍事對峙的緊張漸緩,開展出更多的政治對峙,建構出一國兩制與一國良制的對話,雙方均認同一國,但在制度的選擇上存有歧異。
爾後,臺方李登輝執政,於1998年也曾重申一國良制優於一國兩制;馬英九執政,始終未改變「一國良制」的立場,故臺方李、馬兩位領導人大體皆曾主張「一國良制」,其良制是建立在民主、自由和均富的基礎上,導致中國國民黨的「政策綱領」,長年來一直是認同九二共識、反對一國兩制及反對臺獨的主張。
現今,臺方中央政府歷四次政黨輪替,主流民意在去中國化教改、及綠化媒體強勢洗腦之下,不分朝野及藍白綠營都全面地反對一國兩制。面對國家、制度的選擇面向上,那臺灣到底有哪些方案可與陸方對話呢?似乎只有綠營獨派的兩國兩制是暗搞明掩的方案,其他全部都只知反對一國兩制,別無方案,這是多麼擺爛又無賴的對話態度,根本就提不出兩岸和平的具體方案。申言之,國民黨似乎也已放棄「一國良制」的立場與主張了。
一國兩制方案對臺方真有那麼不利及傷害嗎?筆者認爲,1980年代臺方反對一國兩制及主張一國良制是理性且有道理的,因當時臺方三民主義的奇蹟式經驗是遠優越於陸方共產主義的破損治理,所以臺方非常有自信地試圖以三民主義的卓越性與競爭力,來引導或影響陸方人民的回歸動向,也可說臺方提一國良制是有其統戰計倆的設計。
但是時隔40年,陸方奮力崛起,躍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及第一大基建體。至於臺方卻節節衰退,由四小龍首淪爲龍尾,債務高築、教育頹廢、科技與人文皆流失競爭力。兩岸對比之下,不論是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面相,臺方所呈現的表面式民主治理體制,已遠遜於陸方開明專制之一黨獨大體制,臺方原原創優質的三民主義道路,不僅已被拋棄外,還被小確幸圖樂主義所踐踏。三民主義體制徒留於憲法與政府治理框架之中,早已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以至「一國兩制」的口號,不敢喊、不能喊、也不願喊了。
面對臺方表象民主的破敗治理,陸方的理解,那可能只是臺方一時不當政黨輪替的短暫失序行爲,認爲臺灣人民長期慣於民主與選舉之治理體制,還是有其競存與珍惜之價值。這價值應存有不少可迷戀之處,以致臺方朝野尚牢固倡守民主自由與均富的神主牌,所以陸方若求完整統一,強採一國一制,主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優於三民主義體制的立論,想必將添增更多的矛盾與障礙,故陸方爲便利統一、化解矛盾、及減少障礙,陸方現不做完整統一的盤算,還是採取漸進統一的進程,堅持「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模式,這應是有智慧又務實的做法。
要之,陸方堅持一國兩制,目的有二,一是爲便利及促進中國統一,消極面在求減少障礙,二是積極面勇於接受治理制度與施政績效之競爭,求能以德服人。探究這兩個目的陸方的兩岸攻略,是在求統而不在求治,但臺方心態則一面拒統,又不能台獨,故朝野皆然,只能循維持現狀,以拖待變,借中華民國之名,行獨立之實,謂之華獨。
因此,臺方反對或拒絕一國兩制的最常用詞,就是陸方統一後的一國兩制,就是意圖要把臺灣港澳化,將臺灣降級爲地方政府,或視臺灣爲租界地的回歸。易言之,因爲臺灣地位不同於港澳,所以反對一國兩制,明確拒絕港澳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模式。
殊不知,陸方對臺的一國兩制真不同於港澳,還只是一國兩制原則的構思而已,至今尚未定調。大體上是明示賦予臺灣將還是處於特別行政區的地位,惟中華民國政府仍繼續保留各項權力,可自行獨立運行文化、經濟、外交、國防、國貿等政策。至於明確的如何統一及兩岸如何運作的協議內容,按2019年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的習5條的主張中,他提出兩岸要積極探索兩岸的臺灣方案,來豐富和平統一的實踐,並鼓勵兩岸各黨派要開展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作出制度性的安排。
現今,因民進黨反中仇中,惡化了兩岸關係,導致1.這對臺灣有利的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的探索談判及民主協商機制被擱置了。2.既反對「一國兩制」,又不願喊「一國良制」,也不願接受一國一制的矛盾出現了,由此就不自覺或不經意地把台方的兩岸思惟推轉到兩國論的窘境,且是兩國兩制的最壞狀況,真是愚蠢與罪惡之極,瀕臨兵凶戰危的絕境了。
從上分析,陸方爲避免港澳化一國兩制的誤解或扭曲,特勾勒出臺灣方案的探索與協商,這種用心及企圖是誠意且良善的,也顯示陸方尋求和平統一的態度,也是一貫且堅定的,因此為掌握陸方這具有誠意、良善、一貫、堅定及和平等五種特質的一國兩制臺灣方案,臺方時應積極把握此契機,要謹慎且用心的去思謹慎又用心地去思索,臺灣要如何進行和平統一,及所希望的和平統一條件是什麼?據此,規劃出「一國兩制、和平終一」的臺灣方案,來與陸方進行對話與協商,進而可主導輿情,建構共識,共同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及共享中國人世紀的榮耀福祉。
關於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的發展與內容,現在比較具體的認知是,1.要兩岸均同意一個中國原則,但國號或國名是可進行討論協商的,2.兩岸各維持各自認可的政治體制,互爲競存,到底各自適合何種政治體制,則是各自去選擇或認定,若以現狀來推定,陸方應主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體制,而臺灣應是準三民主義的體制。3.但和平統一的臺灣方案尚需討論及協商,因此協商的內容是未定的,是多元的,是不存在預設立場的。所涵攝的範圍,係可廣及所有的治理政策,如軍事、外交、經濟、財政、社會福利、交通、宗教文化等面向,還可以包括未來統一成本效益會有多少,其政經社價值如何分配,皆可模擬商議的。
總之,「一國兩制」的效益,目前可理解者,大致皆是良好且正能量的,最根本在1.政治面向上,是可確保兩岸和平及最大幅度的維持現狀。2.經濟面向上,在全球各地是可享有最佳的關稅優惠效益,並分享中國基建的優勢。3.財金面向上,台灣可更邁向國際化、健全化及自由化。4.軍事外交面向上,可極小化軍事支出、最大化國家安全及極大化外交運作關係。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