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一國兩制「愛與和平」兩岸最佳方案

已更新:9月6日

撰稿人:林金鑾


非常的世界、非常的時代於2023年8月13日,這是一個特殊又重要的日子。我們非常感動「林忠山教授」願當兩岸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義勇軍」,發起聯合舉辦此次「兩岸和平的必要途徑一國兩制效益分析」的學術研討會議。

林金鑾以中山匯團隊參與了此次研討會,並主持四場議題的其中一場。每場約有八位專家進行發言,各自表述其觀點,金鑾所主持的是第三場。為完整化探索一國兩制的效益,金鑾從第一場至第四場皆全程參與,收獲非淺,解疑良多。由此,金鑾大略能知曉兩岸同胞往來交流30年餘,何以會走到現在如此水火不濟之現狀。

我們首先是從一國兩制的形成背景論起,爲何會有「一國兩制」?我們是從1971年10月26日總統蔣中正發表「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告全國同胞書」的時段談起,是時稱中華民國雖只以臺、澎、金、馬爲基地的政府,卻仍是大陸7億同胞人民真正代表,強調恢復大陸7億同胞的人權自由,乃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共同意願,也是我們絕不改變的國家目標和必須完成的神聖責任。

然而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於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會議上表決通過了關於恢復中華人民

共和國,在聯合國中的合法權利問題的決議,以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擁有的席位。觀這時代背景迄今,我們應可明確理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然非常務實的走在發展中國大道上了。相對地,中華民國的領導者除蔣經國總統有佳績外,往後的李登輝總統卻活在夢幻中,不接受現實,不面對現實,不與時俱進。他言必稱發展台灣,卻搞「兩國論」來錯亂民心,支持台獨,裂解國民黨,導致未來20多年來政黨輪替的假象民主,劇速流失了台灣的競爭力。

為振弊起衰、除弊興利,我們審慎理解到台灣淪喪的根源,並就其根源著手,希望能正本清源提出振興良策。

一、正視中華民國憲法的最崇高地位,積極務實執行第

一條中華民國國體及政體,都是建構在「三民主義」的立國價值之上。

二、消滅台獨勢力,強勢引導出國民黨正確的治國理政方略,務實執行「蔣經國總統」的治理路線。

三、務實面對九二共識、一國兩制的策略,真誠以待,真心恊商,共同謀求兩岸「和平統一」,攜手實現「復興中華」偉業,令兩岸「愛與和平」的光明綻放吉祥!

28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撰稿人林忠山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 中華泛藍協會理事長 一國兩制是鄧小平於1978年提出的,旨謀便利及促進中國統一。爲因應鄧小平一國兩制之創意。是時,蔣經國總統於1980年提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主張,並在1982年組建一個約1600多人的大同盟,來實體反制「一國兩制」的統戰策略。 準此,兩岸對峙之和統浪潮,隱然若揭。對峙之際,陸方長期來都一秉初衷,倡導一國兩制,來追求中國的和平統一。而臺方於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