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墨逸陶喜」在台南聯展

展出國軍文藝金像獎評審郭香玲老師等六位藝術家精品



國軍文藝金像獎本屆評審郭香玲老師、陶藝家王烱聲、卓柏成、葉美雲、油畫家陳思豪、木雕家葉日竣六位藝術家,即日起至十二月廿七日,在台南市將軍區方圓美術館,展出書畫、油畫、紫砂、釉陶、捏陶、木雕等多元藝術。


「墨逸陶喜」是HAVA海峽美學音響發燒協會所策辦,在理事長黃勝銘博士(現任國立聯合大學主任秘書)的帶領下,創建音響博物館、出版世界音響史外,多年來大力推動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倡導優質的生活美學、及多元藝術的系列巡展,並獲得苗栗縣紫砂陶藝發展協會、社團法人台灣世界多元文化藝術協會、中華璞舍藝術文化協進會、台北市兩岸文教商貿協會、中華畫院協會、淡水八里畫會、斗煥坪美學館、玉廬美學館等單位的共襄盛會。

墨逸陶喜第七次聯展的多元藝術家,左起王烱聲、葉美雲、郭香玲、卓柏成、陳思豪。(圖文/HAVA提供)


「墨逸」多元藝術,是呈現郭香玲的水彩、書法及書法墨彩融合的創作,看似字又似畫,書藝兼俱,不僅將水彩的渲染帶入書法的線條中,又以竹筆、木筆揮灑字體,字體筆筆見精神,字字有生命,賦予書畫新的意境,更具流利暢快、層次優美及香若幽蘭的新風貎。


文字是由線條組合而成,由文字編織成畫面,畫面既古老又現代,且具書法的表情,即所謂字達情、辭達意、書達識,繪畫的色彩,使整幅作品縱橫轉曲折,從上而下產生微妙的擺動,有如游魚,一閃之後的漣漪,驚鳥飛過的鳴聲,於此可說書法是「心畫」,最具象的抽象畫,最抽象的具象畫。

郭香玲老師現場揮毫


「陶喜」生活美學,乃王炯聲與周杰合創的柴燒紫砂,一壼在手,茗浸五內,擁有渾厚內斂的質感,火痕與落灰所構


成的自然美妙,是柴燒紫砂迷人之處,火與灰會因燒窯的柴質不同、坯表落灰多寡、燒窯時間的長短、坯體在窯內的位置、及所受的溫度差異而大有不同,這也決定了每件柴燒紫砂都是獨一無二的;常言「非大師,不柴燒」,側面反映出陶藝人對於柴燒技藝的敬畏,種種客觀因素決定了柴燒紫砂與生俱來的難度,作品成敗取決於對火的掌控,經驗不足的陶人,難以燒出優秀的作品。

中間林振豐館長、右1葉美雲老師、右2王炯聲老師、左1郭香玲老師、左2卓柏成老師之子。


歷來聯展好評不斷,諮詢絡繹於途,受到資深釉燒達人卓柏成老師、手捏陶人葉美雲、青年藝術家陳思豪、葉日竣等的重視與加入聯展陣容,老中青各顯長才,展現多元藝術風貌,更具豐富而實在!


中間郭香玲老師、前右1徐正冠總裁、右2鍾錠雄館長、左1郭吟香老師、左2許順隆理事長、左3黃勝銘理事長。


 
 
 

Commenti


© 2020 by The peoples-daily. Proudly created

  • Facebook的 - 白圈
bottom of page